当前,我国新冠一轮疫情基本结束。在这次严峻的挑战中,上海的25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接了全市超过50%的发热诊疗量,有效缓解了二、三级医院的救治压力。与此同时,社区医院也在这次战“疫”中不断扩容增能。那么,疫情高峰过后,社区医院的“价值”能否被充分挖掘,社区医院又能否迎来全新发展呢?带着这些问题,记者展开了走访调查。
二月中旬左右,上海闵行浦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量已经恢复到每天约2000人次的正常水平,此前最高峰时,这个数字曾一度攀上过5000人次。记者采访时,全科医生池萌萌接到了结对的潘阿姨来电。原来,三天前,潘阿姨自测抗原阳性,咳嗽、气喘得厉害,于是就联系上了池医生问诊。池医生立刻上门,一番评估后,给潘阿姨开了小分子药物。
(相关资料图)
池萌萌作为家庭医生和潘阿姨“结对”已有整整三年,而这次算得上是第一次真正地打交道。池医生告诉记者:“很多患者之前表示不需要家庭医生,可见患者对我们并不信任。”
看病要去大医院,很多上海的这个就医习惯在经历了上一轮疫情后开始有了变化。包括小分子药物在内的各种药品和设备不断向社区医院倾斜,都在鼓励居民首诊去社区。与池医生签约的对象有数百人,疫情期间,有不少从未见过面的患者都主动来找她。
患者就诊观念的转变难能可贵,这也倒逼社区医院必须实打实地提升医疗服务水平,来更好回馈这份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。
疫情高峰期间,为了满足患者的就近拍片需求,闵行区的14家社区医院都紧急采购了CT设备。而随着高峰过去,现在CT机的使用频率已经从每天两百多次回落到二、三十次左右。于是趁着这段时间病人不多,社区医院把力气花在了CT机操作的技术培训上。技师需要掌握腹部、头部、颈部等CT的操作技能,并进一步提升读片能力。CT临床培训工程师金继龙告诉记者:“春节以后,闵行区各大社区医院都陆续开展了二次培训”。
同时,市五院和仁济这两个医联体医院的专家下沉也更频繁。有资深医生带教,年轻医生也加密了实操经验。社区医院正抓紧机会,补上往年由于患者类型较单一,社区医生在诊疗能力上缺的课。“有很多上级医院专家在我们这边坐诊,我们以师徒结对的方式,来安排全科医生,跟专家进行学习。”浦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院长毛子贤介绍。对此,患者也表示,如果社区医院能力提升了,就肯定能吸引附近小区的百姓。
全市251家社区医院,托起各大二三级医院,扛过急诊和重症高峰,这也许是上海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起点,只有夯实基层,才能真正防患于未然。市卫健委介绍,未来三年内,上海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布局将更加完善,标准化建设将再上新台阶,力争实现50%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为高质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。
记者:潘窈窈
摄像:王毅
编辑:由由酱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32 华西洁具网 版权所有
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35
联系邮箱: 920 891 263@qq.com